
| 特色论坛-CSIG奖励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CSIG奖励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工委组织
工作委员会:CSIG提名与奖励工作委员会
论坛介绍
本论坛特邀请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人介绍获奖项目。这些项目是中国图像图形领域研究成果的杰出代表。本论坛将展示这些关键理论与技术的突破,包括高维数据的潜在结构发现、开放场景中视觉数据的关联建模与学习、移动端影像质量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超精细图像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复杂场景移动机器人视觉理解与交互认知关键技术及应用。讲者们将分享取得这些研究成果的历程与心得,以及最新的进展。
论坛主席
姓名:彭宇新
单位和职称:北京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彭宇新,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63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人工智能2.0”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士、副秘书长、提名与奖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以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大学宝钢奖教金优秀奖,2017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主持了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30多个项目,发表论文180多篇,包括ACM/IEEE Trans和CCF A类论文80多篇。多次参加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举办的国际评测TRECVID视频样例搜索比赛,均获第一名。主持研发的跨媒体互联网内容分析与识别系统已经应用于公安部、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单位。担任IEEE TMM、TCSVT等期刊编委。
姓名:陈健生
单位和职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陈健生,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鲁棒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方法,包括鲁棒的图像识别与目标检测、三维场景与人体姿态重建、图像与视频的语义理解等。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项目课题,重点研发计划创新特区,北京高校英才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包括TPAMI、Nature Communications、CVPR、ICCV在内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的课程负责人。
报告嘉宾
姓名:张长青
单位和职称:天津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高维数据的潜在结构发现
个人简介:张长青,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医疗。2017-2018年在北卡罗拉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担任研究员。在IEEE TPAMI/IJCV/NeurIPS/ICLR等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10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200次,5篇论文入选CVPR/NeurIPS口头报告或亮点论文,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6500余次。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ICME最佳论文等奖励,入选百度发布的全球高潜力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榜单。受邀为IEEE TPAMI、IJCV、CVPR、ICCV、ECCV、NeurIPS、ICML、ICLR等多个国际高水平期刊及会议审稿。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姓名:王瑞平
单位和职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开放场景中视觉数据的关联建模与学习
个人简介:王瑞平,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导,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重点关注真实开放环境下的视觉场景理解问题。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66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带领研究生6次获得本领域主流国际学术竞赛冠亚军,获得CVPR2021 CLVISION视觉连续学习研讨会最佳论文奖。担任Pattern Recognition、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编委,十余次担任IEEE CVPR、ICCV、ECCV、WACV、ACCV等国际会议领域主席,获得IEEE CVPR2019/ ICCV2019/ FG2019/ ECCV2020/ NeurIPS2020/ ICML2022等国际会议杰出审稿人荣誉,先后在CVPR2015、ECCV2016、ICCV2019等国际会议合作组织并主讲Tutorial。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4完成人)、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姓名:翟广涛
单位和职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移动端影像质量评价与优化
个人简介:翟广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多媒体智能,曾获得杰青、优青、青拔、全国优博等荣誉。获2017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获PCS2015和IEEE ICME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IEEE TMM 2018最佳论文奖和2021 最佳论文提名奖,IEEE MMC Workshop 2019、CVPR DynaVis Workshop 2020、IEEE BTS 2022最佳论文奖;获IEEE ICME Salient360! 2017、IEEE ICME Salient360! 2018、IEEE ICME UGC-VQA 2021、ECCV MIPI 2022、IEEE ICIP VDDC 2022挑战赛奖;任Displays(Elsevier)主编、《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IEEE CAS MSA/ SPS IMVSP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副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
姓名:姚霆
单位和职称:HiDream.ai联合创始人兼CTO
报告题目:超精细图像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个人简介:姚霆博士,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iDream.ai联合创始人兼CTO,2019 ACM SIGMM Rising Star,2019 IEEE TCMC Rising Star,2022年中国智能计算科技创新人物。他发表论文1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2万余次,先后10余次获得国际学术竞赛冠军,设计了视频分析领域标准的3D卷积神经网络Pseudo-3D Network,构建的业界首个大规模视频文本数据集(MSR-VTT)也被全球四百余研究机构的学者下载使用,并研发了多款全球日活用户高达数百万的商业产品。此前,他曾任京东科技算法科学家和微软研究院研究员。
姓名:马楠
单位和职称: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复杂场景移动机器人视觉理解与交互认知关键技术及应用
个人简介:马楠,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担任《智能系统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CVPR等多个国际会议、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为交互认知、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知识发现与智能系统。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创新专项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承担北汽、东风悦享、云迹科技等9项企业委托智能交互项目。带领团队多次在国际、国内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重要比赛中获得冠军,团队成果“无人驾驶云智能交互系统”获第二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特等奖;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主编专著和教材4部,其中《智能交互技术与应用》评为2021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主讲《智能交互技术》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七轮次,共计一万余人选课。
论坛日程
5月13日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