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论坛-知识引导的自适应感知与结构理解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知识引导的自适应感知与结构理解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专委组织
CSIG机器视觉专业委员会

论坛介绍

许多经典视觉感知和处理算法在面对开放环境时表现出数据依赖严重、泛化性不足等问题。如何利用经验知识引导自适应感知模型,研究先验知识和属性引导的感知数据理解方法和技术,突破经验记忆利用、内隐知识发现与引导、注意力选择等难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坛重点探讨通用知识的表达利用、知识引导的视觉感知与图像处理、无监督自主学习、场景结构化表示与理解等问题。

论坛主席

姓名:程明明
单位和职称:南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南开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项目课题等。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在SCI一区/CCF A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含IEEE TPAMI论文29篇),h-index为67,论文谷歌引用3.3万余次,单篇最高引用4400余次,多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华为、推想、航天三院、和中化农业等。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现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和SCI一区期刊IEEE TPAMI, IEEE TIP编委。

姓名:郭春乐
单位和职称:南开大学博士后

个人简介:2020年6月获天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天津媒体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师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入选南开大学“优秀青年研究骨干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质图像增强与复原、视频补全、交互式分割等。主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共同一作)在TPAMI、TIP、TMM、CVPR等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3篇论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谷歌学术引用2000余次,其中一作论文单篇最高引用500余次。

报告嘉宾

姓名:胡清华
单位和职称:天津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数据结构知识引导的大规模图像识别建模方法初探

个人简介:胡清华,国家优青/杰青获得者。天津大学北洋讲席教授、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智能与数字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CAAI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副主任、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从事大数据粒计算、多模态学习、不确定性建模和自主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青/杰青以及国防项目的资助。在IEEE-TPAMI、IJCV、IEEE TKDE、IEEE TFS等期刊以及NeurIPS、CVPR、IJCAI、AAAI等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30余个,曾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担任IEEE Trans. Fuzzy Systems,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智能系统学报等期刊的编委。

姓名:公茂果
单位和职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神经网络优化与多时相遥感分析

个人简介:公茂果,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计算智能研究所所长,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智能理论与方法、网络信息感知与隐私保护、雷达与遥感智能系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三十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用一万八千余次,H-index引用指数70+,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担任IEEE演化计算汇刊、IEEE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等期刊编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工委主任等。

姓名:杨巨峰
单位和职称:南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无约束图像的复杂度自动估计方法及应用

个人简介:杨巨峰,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天津杰青、南开百青。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多媒体计算,发表PAMI/CVPR等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计算机视觉大会(CCCV 2017)组织主席,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VALSE 2022)Workshop主席。研究成果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二等奖。

姓名:林巍峣
单位和职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识别信息最大化有限样本行为识别

个人简介:林巍峣,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2010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视觉监控、视频行为理解、视频及语义信息编码等。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内外奖励和荣誉。

姓名:李成龙
单位和职称:安徽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属性引导的多模态目标跟踪

个人简介:李成龙,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IEEE TPAMI、IEEE TIP、IEEE TNNLS等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和CVPR、ECCV、AAAI等顶级会议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1项实现重要成果转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已公示)、安徽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安徽省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等奖项。

姓名:刘夏雷
单位和职称:南开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知识引导的连续学习方法探究

个人简介: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入选南开“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获Cum Laude优秀博士论文奖。CVPR 2020年Doctoral Consortium获得者。曾在美国西雅图亚马逊AWS AI LAB担任应用科学家实习生。博士后工作于英国爱丁堡大学。长期从事连续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小样本学习等面向开放环境的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问题。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含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TPAMI、NeurIPS、CVPR、ICCV等,一篇文章入选CVPR 2022 Best Paper Finalists,并多次担任上述期刊和会议审稿人。担任VALSE 2022年注册主席、开放环境下机器学习及应用Workshop组织者和CVPR 2023年连续学习Workshop组织者。

论坛日程

5月11日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