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论坛-通用生成式AI大模型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通用生成式AI大模型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专委组织
专业委员会:CSIG多媒体专业委员会

论坛介绍

随着DALL-E、ChatGPT、Copiot等生成式AI的惊艳亮相,通用生成式AI模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成式 AI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生成各种真实、多样、富有创意的数据,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代码、3D对象等。尽管生成式AI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它仍然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例如,如何理解大型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如何更好地提升大模型的规模化效应、如何保障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如何处理模型的偏见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版权与隐私数据等等。因此,本论坛旨在聚焦通用生成式AI大模型的相关技术,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并探讨相关问题和挑战。此外,本论坛也还致力于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与交流,以加速通用生成式AI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论坛主席

姓名:唐金辉
单位和职称: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多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资助,入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首届青年长江学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曾担任IEEE TKDE、TMM、TNNLS、TCSVT编委。

姓名:刘静
单位和职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介: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家优青获得者。研究方向多模态分析与理解,紫东太初大模型。曾获2019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等。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1000+次,SCI他引次数4000+次,其中有三篇被ESI列为Top1%高被引论文。在视觉计算相关领域的多项国际学术竞赛中荣获冠军十余项。

报告嘉宾

姓名:田奇
单位和职称: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盘古大模型的研究与进展

个人简介:田奇,现任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CAAI Fellow。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曾任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UTSA)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2002-2019),清华大学神经与认知中心讲席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多媒体信息检索、机器学习,曾获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UTSA校长杰出研究奖、多媒体领域10大最具影响力学者,发表660+篇国际期刊与会议论文,谷歌引用次数:47800+,H指数:100,获得8篇最佳论文奖包括ACM Multimedia等。

姓名:张民
单位和职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

报告题目:自然语言理解、生成与自然语言大模型

个人简介:张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特聘校长助理,计算与智能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鹏城孔雀计划A类人才。长期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最佳论文4篇),专著2部,英文论著(论文集)16本,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IEEE/ACM T-ASLP、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L)、Journal of 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 (NLE)、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CST)、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 (MIR)、《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软件学报》和《自动化学报》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姓名:沈春华
单位和职称: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报告题目:面向上下文视觉学习的通用视觉模型

个人简介:沈春华,浙江大学讲座教授,曾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NICTA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已入选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学者人才计划。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统计机器学习。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并于阿德莱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姓名:王井东
单位和职称:百度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

报告题目:百度文心·CV大模型VIMER:算法和应用

个人简介:王井东,百度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负责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加入百度之前,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首席研究员。硏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及多媒体搜索。他的代表工作包括高分辦率神经网络(HRNet)、基于有监督的区域特征融合 (DRFI) 的显著目标检测、以及基于近邻图的大规模最近邻搜索 (NGS, SPTAG)等。他曾担任过许多人工智能会议的领域主席,如 CVPR、ICCV、 ECCV、 AAAI、 IJCAI、ACM MM 等。他现在是IEEE TPAMI 和IJCV 的编委会成员,曾是 IEEE TMM和 IEEE TCSVT 编委会成员。因在视觉内容理解和检索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被遴选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和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 (IEEE/IAPR Fellow)、国际计算机协会杰出会员。

姓名:黄民烈
单位和职称: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

报告题目:从chatGPT看深度生成模型的机会和挑战

个人简介:黄民烈,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聆心智能创始人,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专委会副主任、CCF学术工委秘书长。他的研究领域为大规模语言模型、对话系统、语言生成,著有《现代自然语言生成》一书。曾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文信息学会汉王青年创新奖等。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谷歌学术引用13000多次,h-index 57;多次获得国际主流会议的最佳论文或提名(IJCAI、ACL、SIGDIAL等)。研发任务型对话系统平台ConvLab、ConvLab2,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对话大模型EVA、OPD,智源中文大模型CPM的核心研发成员,研发AI乌托邦拟人对话交互平台。担任顶级期刊TNNLS、TACL、CL、TBD编委,多次担任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顶级会议ACL/EMNLP资深领域主席。他的主页位于http://coai.cs.tsinghua.edu.cn/hml/。http://coai.cs.tsinghua.edu.cn/hml/

姓名:纪荣嵘
单位和职称: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

报告题目:紧致化多模态大模型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个人简介:纪荣嵘,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科技处处长,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研究,近年来发表TPAMI、IJCV、ACM汇刊、IEEE汇刊、CVPR、NeurIPS等会议长文百余篇。论文谷歌学术引用1.9万余次。曾获2016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22年霍英东青年科技奖。曾/现主持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军科委基础加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教育部装备预研创新团队项目等。任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国际会议CVPR和ACM Multimedia领域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学术工委副主任、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指委委员,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工作组联合组长。

论坛日程

5月13日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