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论坛
“科教融创新发展”女科学家主题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科教融创新发展”女科学家主题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工委组织(CSIG女工委)
工作委员会:CSIG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
论坛介绍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事业十分重要的力量。本论坛主要面向图象图形学领域的女科学家举办的特色论坛,旨在通过组织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更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活动,聚合优秀科技女性树立榜样,提升女科技工作者的参与度、认同感和学术影响力,助力女性科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论坛主席
姓名:张艳宁
单位和职称: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张艳宁,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办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首批万人领军人才,973项目技术首席,兼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致力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智能信息处理等的研究,并与航天、航空等方面的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先后承担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等40余项国家级项目。在IEEE TPAMI、IEEE TIP、IJCV、CVPR、ICCV等国内外本领域权威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姓名:董晶
单位和职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介:董晶 ,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谭铁牛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委员、CSIG女工委秘书长。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多媒体内容取证与安全等AI前沿方向的技术研究,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部委在多媒体智能内容安全分析、生物特征大数据隐私保护等网络空间安全的实际需求,助力推动媒体内容安全防护核心技术攻坚。
报告嘉宾
姓名:黄惠
单位和职称:深圳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Smart Graphics for Smarter Robots
个人简介:黄惠,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数学博士,深圳大学首批腾讯冠名特聘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 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牛顿高级学者,广东省杰出人才,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孔雀团队带头人。现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可视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3D内容制作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在三维获取与点云表示、几何建模与场景理解等研究方向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现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ACM TOG 和 IEEE TVCG 编委,SIGGRAPH 技术论文咨询委员会和 EUROGRAPHICS 执行委员会唯一的华人代表。更多信息,请访问我的主页:https://vcc.tech/~huihuang
姓名:索津莉
单位和职称: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
报告题目:有限学时下科教融合发展思考与探讨
个人简介: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从事计算摄像学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高通量计算摄像、海量生物医学数据传输与共享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包括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Photonics、IEEE TPAMI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优青等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序3)、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序2)。
姓名:万琴
单位和职称: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研究
个人简介: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等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姓名:曹琼
单位和职称:海天瑞声自动驾驶数据业务部负责人
报告题目:数据工程的思考与探索
个人简介:曹琼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检测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具有多年计算机视觉方向研究经验。目前担任海天瑞声自动驾驶数据业务部负责人,负责公司计算机视觉相关业务,2021年开始年带领团队完成千万帧级别行车数据采集,万人级别车载DMS数据采集,自行驾驶相关数据标注(千万级别2d目标检测标注以及3D雷达点云相关标注)。
论坛日程
5月12日 下午
CSIG奖励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CSIG奖励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工委组织
工作委员会:CSIG提名与奖励工作委员会
论坛介绍
本论坛特邀请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人介绍获奖项目。这些项目是中国图像图形领域研究成果的杰出代表。本论坛将展示这些关键理论与技术的突破,包括高维数据的潜在结构发现、开放场景中视觉数据的关联建模与学习、移动端影像质量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超精细图像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复杂场景移动机器人视觉理解与交互认知关键技术及应用。讲者们将分享取得这些研究成果的历程与心得,以及最新的进展。
论坛主席
姓名:彭宇新
单位和职称:北京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彭宇新,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63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人工智能2.0”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士、副秘书长、提名与奖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以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大学宝钢奖教金优秀奖,2017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主持了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30多个项目,发表论文180多篇,包括ACM/IEEE Trans和CCF A类论文80多篇。多次参加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举办的国际评测TRECVID视频样例搜索比赛,均获第一名。主持研发的跨媒体互联网内容分析与识别系统已经应用于公安部、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单位。担任IEEE TMM、TCSVT等期刊编委。
姓名:陈健生
单位和职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陈健生,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鲁棒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方法,包括鲁棒的图像识别与目标检测、三维场景与人体姿态重建、图像与视频的语义理解等。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项目课题,重点研发计划创新特区,北京高校英才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包括TPAMI、Nature Communications、CVPR、ICCV在内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的课程负责人。
报告嘉宾
姓名:张长青
单位和职称:天津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高维数据的潜在结构发现
个人简介:张长青,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医疗。2017-2018年在北卡罗拉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担任研究员。在IEEE TPAMI/IJCV/NeurIPS/ICLR等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10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200次,5篇论文入选CVPR/NeurIPS口头报告或亮点论文,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6500余次。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ICME最佳论文等奖励,入选百度发布的全球高潜力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榜单。受邀为IEEE TPAMI、IJCV、CVPR、ICCV、ECCV、NeurIPS、ICML、ICLR等多个国际高水平期刊及会议审稿。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姓名:王瑞平
单位和职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开放场景中视觉数据的关联建模与学习
个人简介:王瑞平,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导,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重点关注真实开放环境下的视觉场景理解问题。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66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带领研究生6次获得本领域主流国际学术竞赛冠亚军,获得CVPR2021 CLVISION视觉连续学习研讨会最佳论文奖。担任Pattern Recognition、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编委,十余次担任IEEE CVPR、ICCV、ECCV、WACV、ACCV等国际会议领域主席,获得IEEE CVPR2019/ ICCV2019/ FG2019/ ECCV2020/ NeurIPS2020/ ICML2022等国际会议杰出审稿人荣誉,先后在CVPR2015、ECCV2016、ICCV2019等国际会议合作组织并主讲Tutorial。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4完成人)、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姓名:翟广涛
单位和职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移动端影像质量评价与优化
个人简介:翟广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多媒体智能,曾获得杰青、优青、青拔、全国优博等荣誉。获2017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获PCS2015和IEEE ICME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IEEE TMM 2018最佳论文奖和2021 最佳论文提名奖,IEEE MMC Workshop 2019、CVPR DynaVis Workshop 2020、IEEE BTS 2022最佳论文奖;获IEEE ICME Salient360! 2017、IEEE ICME Salient360! 2018、IEEE ICME UGC-VQA 2021、ECCV MIPI 2022、IEEE ICIP VDDC 2022挑战赛奖;任Displays(Elsevier)主编、《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IEEE CAS MSA/ SPS IMVSP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副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
姓名:姚霆
单位和职称:HiDream.ai联合创始人兼CTO
报告题目:超精细图像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个人简介:姚霆博士,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iDream.ai联合创始人兼CTO,2019 ACM SIGMM Rising Star,2019 IEEE TCMC Rising Star,2022年中国智能计算科技创新人物。他发表论文1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2万余次,先后10余次获得国际学术竞赛冠军,设计了视频分析领域标准的3D卷积神经网络Pseudo-3D Network,构建的业界首个大规模视频文本数据集(MSR-VTT)也被全球四百余研究机构的学者下载使用,并研发了多款全球日活用户高达数百万的商业产品。此前,他曾任京东科技算法科学家和微软研究院研究员。
姓名:马楠
单位和职称: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复杂场景移动机器人视觉理解与交互认知关键技术及应用
个人简介:马楠,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担任《智能系统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CVPR等多个国际会议、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为交互认知、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知识发现与智能系统。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创新专项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承担北汽、东风悦享、云迹科技等9项企业委托智能交互项目。带领团队多次在国际、国内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重要比赛中获得冠军,团队成果“无人驾驶云智能交互系统”获第二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特等奖;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主编专著和教材4部,其中《智能交互技术与应用》评为2021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主讲《智能交互技术》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七轮次,共计一万余人选课。
论坛日程
5月13日 下午
第三届CSIG年度学科发展报告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第三届CSIG年度学科发展报告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工委组织
工作委员会:咨询与评议工作委员会
论坛介绍
图像图形技术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已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本论坛从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2022年图像图形学发展年度报告撰写组中邀请了六位著名专家,从开放环境下的模式识别与文字识别、遥感影像小目标检测、跨模态表征与生成、三维点云场景理解与重建、自动驾驶3D目标检测、面向虚实融合的人机交互等方向,系统介绍和探讨各方向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前沿动态、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论坛主席
姓名:李波
单位和职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李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副组长、军委装备发展部人工智能装备应用基础技术专家组成员。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嵌入式智能系统。已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40余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安全监控视频安全共享与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973计划项目“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首席科学家,原总装“十五”、“十二五”某边海防视频系统型号总设计师。在本领域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有国内外发明专利8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姓名:张永飞
单位和职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个人简介:张永飞,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高级会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企业合作预研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973计划、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IEEE TMM、TCSVT、CVPR、AAAI等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20余项,转化近10项)。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咨询与评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负责学会学科发展报告撰写工作的组织、评审与推荐,并协助科技成果鉴定等工作。
报告嘉宾
姓名:殷绪成
单位和职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开放环境下的模式识别与文字识别技术
个人简介:殷绪成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现为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实验室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他长期从事模式识别、文字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工业智能技术及应用研究,在IEEE T-PAMI、IEEE T-IP、CVPR、ICDAR等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近100篇论文;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带领团队连续四届(2013、2015、2017和2019年)荣获国际文档分析与识别大会技术竞赛共15项冠军。
姓名:程塨
单位和职称: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遥感影像小目标检测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程塨,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遥感图像理解、计算机视觉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TPAMI、IEEE TIP、CVPR、ICCV等,2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Google学术总引用1.3万余次,3篇第一作者论文单篇引用大于1000次,3篇论文入选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得2021年度IEEE TCSVT最佳论文奖和2021年度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最高影响力论文奖(IEEE GRSS Highest Impact Paper Award)等学术奖励,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奖励,担任IEEE GRSM、IEEE JMASS、ISPRS JPRS、JR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
姓名:李泽超
单位和职称: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跨模态表征与生成
个人简介:李泽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安全信息感知与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兴趣主要是媒体智能分析、计算机视觉等。发表ACM/IEEE Transactions和CCF A类会议论文70余篇;入选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0-2021年连续2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等;主持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担任IEEE TNNLS、Information Sciences等期刊编委。
姓名:马利庄
单位和职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三维点云的场景理解与重建技术
个人简介:马利庄,理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动画与数字娱乐专委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智能创意与数字艺术专委会”副主任,CAD&CG 专委会副主任。马利庄博士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选,浙江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多年来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数字媒体、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前沿问题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0 多篇。
姓名:李熙莹
单位和职称:中山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图像的自动驾驶3D目标检测综述——基准、制约因素和误差分析
个人简介:李熙莹,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教授,现任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目标检测与识别、视觉交通信息获取与分析、视频大数据、视觉测量等技术及其应用。主持有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基面上等课题20余项。出版教材1部(《视频图像技术原理与案例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4项(国内20项,美国4项)。2017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曾协助侦破全国性车辆盗抢专案等涉车刑侦反恐大案要案;产品应用在中国、泰国、香港等3个国家和地区。
姓名:陶建华
单位和职称:清华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面向虚实融合的人机交互
个人简介:陶建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包括:语音处理、认知推理、数据内容分析、智能交互等,完成多项国家和国际标准,在IEEE TPAMI、IEEE TAFFC、IEEE TASLP等期刊或主要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和成果曾多次获国内外学术会议奖励。成果获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技术发明特等奖、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和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兼智能交互专委和情感智能专委副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兼人机交互专委主任等职务。
论坛日程
5月14日 上午
视觉计算青年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视觉计算青年论坛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工委组织
工作委员会:CSIG青年工作委员会
论坛介绍
近年来,随着视觉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应用,使得它成为了当今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青年科研人员也是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的重要力量,青年人才的人数众多,覆盖面广。本次“视觉计算青年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和专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他们的科研和技术进步。这次论坛不仅是一个展示青年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促进他们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科研和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视觉计算青年论坛,我们希望能够促进视觉计算领域的发展,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本论坛将邀请5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的优秀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分享,为广大在读研究生及青年教师提供交流与研讨的平台,旨在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论坛主席
姓名:胡鹏
单位和职称:四川大学 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胡鹏,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四川大学“双百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分析。2019-2020年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担任研究员。已在TPAMI、TIP、CVPR等SCI一区期刊及CCF A类会议上发表长文三十余篇。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自然科学一等奖。担任TPAMI、TIP、CVPR、ICCV、ECCV、NeurIPS、ICML、ICLR、AAAI、IJCAI等期刊和会议审稿人/高级程序委员/程序委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姓名:朱磊
单位和职称:山东师范大学 教授
个人简介:朱磊,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共发表或录用CCF A类会议长文、ACM/IEEE的汇刊论文百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5700多次,H-index为41,ESI高被引论文8篇。获得两个CCF A类会议的最佳论文提名奖,CCF C类会议ADMA 2020的最佳论文奖,ChinaMM 2022的最佳学生论文奖,1篇论文入选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担任期刊IEEE TBD、ACM TOMM、Information Sciences的编委,担任多媒体领域权威国际会议ACM MM领域主席(AC), SIGIR/AAAI/CIKM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SPC)。获得ACM中国SIGMM新星奖,山东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奖等。
报告嘉宾
姓名:白翔
单位和职称: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多模态融合的3D目标检测
个人简介:白翔,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机器视觉与智能系统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文档分析等。已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一流国际期刊和会议如PAMI、CVPR等发表论文80余篇。由于在场景文字检测与识别取得的显著成绩,2019年在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主办的国际文档分析与识别会议上获得IAPR/ICDA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青年学者奖)。现任期刊IEEE TPAMI, CHINA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IJDAR, Pattern Recognition, Frontier of Computer Science, 自动化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期刊编委。曾担任CVPR、AAAI、IJCAI、ICPR等人工智能主流国际会议的领域主席/资深技术程序委员或竞赛主席十余次,并获得AAAI-2019 Outstanding SPC Award。2014-2020连续7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2020年入选IAPR Fellow。
姓名:常晓军
单位和职称: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面向可解释和可靠的医学报告生成
个人简介:常晓军,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澳大利亚人工智能研究所ReLER实验室主任,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青年研究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多模态学习、计算机视觉和绿色人工智能及其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应用。主持包括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科研基金、企业联合基金(Linkage Program)等国家级项目十项。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T-PAMI、TIP等国际顶级期刊和CCF A类会议上150多篇,论文的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10000余次,其中14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2019年至2021年多次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担任IEEE TCSVT、ACM TOMM等国际顶级期刊的副主编和CCF A类会议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
姓名:高赞
单位和职称: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 教授
报告题目:视频人体行为检测和识别研究
个人简介:高赞,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人选、山东省突贡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 “智能媒体分析与视觉感知”创新团队负责人和济南市高校院所 “社交网络虚假媒体智能分析与理解” 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目前兼任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委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和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技术专委会执行委员。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和国家重点研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在国际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IEEE/ACM汇刊或CCF A类会议30余篇,其中包括TIP,TNNLS,TKDE,TMM, TCYBE,TCSVT, CVPR,SIGIR, ACM MM,WWW和AAAI等, 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1篇入选热点论文,2021年获CCF A类会议SIGIR 2021最佳学生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智能媒体分析、社交网络舆情分析、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姓名:赵才荣
单位和职称: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遮挡行人再识别
个人简介:赵才荣,工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理工大学兼职研究员(2016-2017)。目前担任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副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江苏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评审专家。担任IEEE TMM Guest Editor、 担任IET IP Associate Editor。研究聚焦于视觉与智能学习,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主要涉及行人再识别、识别中隐私保护与安全防御、场景文字检测与识别、X光图像智能分类等领域。已在IEEE TIP、TIFS、TMM、TCSVT、TNNLS、PR、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CVPR,ICLR, ICML, AAAI,ACM MM, ICCV等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以及企业横向课题十余项。建设国家级线下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
姓名:李晶晶
单位和职称: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员
报告题目:对抗领域自适应学习
个人简介:李晶晶,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校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人社部“博新计划”博士后。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18年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入选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人才托举计划”青年项目,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特别是欠标注场景下的机器学习。目前已在TPAMI,TIP,TKDE,MM和CVPR等JCR一区期刊及CCF A类会议上发表长文七十余篇,获得授权专利十项。担任TPAMI, TIP, TCYB, TNNLS, TKDE, CVPR, AAAI, MM等期刊和会议审稿人/领域主席/高级程序委员/程序委员。研究成果入选ESI高被引,热点,以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论坛日程
5月14日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