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论坛-多模态情感计算及应用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多模态情感计算及应用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专委组织
专业委员会:CSIG情感计算与理解专业委员会、CSIG机器视觉专业委员会

论坛介绍

情感计算的目的是通过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的情感的能力来建立和谐人机环境,并使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智能。人的情感受思维活动的影响,也和人的性格、文化和所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情感的表达也需要通过人的生理参数和行为参数的变化来体现,这些给情感计算的研究带来很多困难。本次专题论坛旨在通过研究和探讨多模态情感计算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邀请在情感计算领域的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大家带来一系列在情感计算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先进技术,将通过阐述国内外情感计算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对这一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高情感计算领域在国家和国际学术的影响力,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转化。

论坛主席

姓名:郑文明
单位和职称:东南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IET Fellow,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111”引智基地负责人,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情感计算、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研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等期刊编委,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IEEE计算机协会最佳论文奖、IEEE情感计算汇刊最佳论文奖。

姓名:黄晓华
单位和职称:南京工程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博士,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江苏省特聘教授,IEEE Senior Member、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视觉检测专委会委员、情感计算与理解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情感计算、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械缺陷检测等领域的研究。担任《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的客座编委、BMVC2017和FG2018学术研讨会的组委会成员,CGIS全国第五届视觉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程序委会员主席,组织2022年中国多媒体大会技术论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芬兰Finnish Cultural Foundation、芬兰Kaute Foundation项目、江苏省人才专项、江苏省教育厅中外合作办学平台联合科研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报告嘉宾

姓名:邓伟洪
单位和职称: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真实世界人脸表情识别

个人简介: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鸿雁人才”特聘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可信人工智能、情感计算、多模态学习。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与华为、中兴通讯、滴滴出行、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移动、佳能信息技术公司等企业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在IEEE TPAMI、IJCV、TIP、TIFS等国际期刊以及ICCV、CVPR、ECCV、NIPS、KDD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60多篇,谷歌学术引用1万余次,多次担任ACM MM、ECCV、IJCAI、ICME、ICPR等会议的领域主席,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等。

姓名:张通
单位和职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多模态情感计算方法与应用

个人简介:山东菏泽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神经生物反馈治疗与干预分会副秘书长;健康智能感知与数字平行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计算智能与网络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ACM广州新星奖及IEEE SMC学会Franklin V. Taylor最佳论文奖。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情感计算和小样本学习等算法及相关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与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文章80余篇。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和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的期刊副编,2020年指导学生获第六届全国互联网+大赛总决赛国家金奖2项。

姓名:孙斌
单位和职称:湖南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多模态融合人机自然交互

个人简介: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人机交互技术,先后承担国防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IEEE TIP、IEEE TNNLS、IEEE TAFFC、Information Fusion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受邀担任IEEE TIP、 IEEE TAFFC、IEEE TNNLS、Neurocomputing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审稿人,授权发明专利1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在ACM MM、AAAI、ACL等国内外高水平会议上获得竞赛冠军17项。

姓名:毛启容
单位和职称:江苏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视觉语音情感识别

个人简介: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项目主持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负责人,江苏省大数据泛在感知与智能农业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一流课程负责人,镇江市师德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与智能信息处理,包括复杂环境下的图像、声音以及跨媒体融合处理。在情感计算、多媒体信息处理、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计算机学报、CVPR、ACMMM、TIP、TMM等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基于视觉语音行为监控与展现的研究成果在重症病人监护、医疗设备智能交互、驾驶员行为分析、安防/边防等领域进行推广应用,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获省部级及行业科技进步奖4项。

姓名:王龙标
单位和职称:天津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对话情感识别

个人简介:2008年获得日本国立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到2016年分别担任日本国立静冈大学助理教授、日本国立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副教授。2016年至今任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认知计算与应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日本国立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客座教授。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及天津市高层次人才计划。王龙标教授长期从事声学信号处理、语音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理解与对话、情感计算等方向的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主持了包含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在内的20多个项目,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相关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数十余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曾担任ISSP 2017技术委员会主席,SLIMTS 2020国际研讨会主席,APSIPA语音语言与音频技术委员会委员。王龙标教授积极推动语音交互技术的产业化落地,2018年至今担任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22年至今担任苏州智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姓名:张晓炜
单位和职称:兰州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多模态生理信号融合表征构建及其在情感计算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Mining and Bioinformatics (IJDMB) 编委。目前主要从事情感计算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建模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同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论坛日程

5月11日 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