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论坛-基于神经网络表达的三维重建与绘制论坛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基于神经网络表达的三维重建与绘制论坛
论坛形式:研讨会
论坛形式:工委组织
专业委员会:CSIG国际合作与交流专业委员会

论坛介绍

神经网络在三维重建与绘制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较好地克服传统方法无法处理好中的难点,但也存在着泛化性不理想等不足之处。本论坛邀请了国内在本方向上取得丰硕成果的一线研究人员来介绍各自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将就当前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讨论。

论坛主席

姓名:周昆
单位和职称:浙江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周昆,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 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ACM Fellow、IEEE Fellow。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并行计算。现 / 曾担任 Visual Informatics 创刊主编,ACM TOG、IEEE TVCG / CG&A、《中国科学》等编委。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智能图形专委会主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工委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会副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MIT TR35 Award、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姓名:吴鸿智
单位和职称:浙江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吴鸿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获得国家优青基金资助。博士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主要研究兴趣为高密度采集装备与可微分建模,研制了多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光源阵列采集装备,研究成果发表于ACM TOG/IEEE TVCG等CCF-A类期刊,合作出版了计算机图形学译著2部,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个研究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排名第二),成果应用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担任Chinagraph程序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智能图形专委会委员,CCF CAD&CG专委会委员,以及 VCIBA青年编委和EG、PG、EGSR、CAD/Graphics等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报告嘉宾

姓名:许威威
单位和职称:浙江大学长聘教授

报告题目:神经网络渲染技术进展报告

个人简介:现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曾任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后,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研究员,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涵盖三维重建、深度学习、物理仿真及3D打印。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IEEE TVCG、IEEE CVPR、AAAI等CCF-A类论文40余篇。获中国和美国授权专利15项。所开发的三维注册和重建技术在高精度扫描仪及人体三维重建系统中得到应用。2014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姓名:高林
单位和职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稀疏视角NeRF重建与编辑

个人简介:高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杰青,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IGGRAPH、TPAMI等CCF A类论文40余篇,相关研究工作被18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用户所使用,获亚洲图形学会青年学者奖、CCF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励。

姓名:董悦
单位和职称: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主管研究员

报告题目:基于神经网络的场景重光照算法

个人简介:董悦博士,2011年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基于数据相关性的表观建模;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主管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表观建模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渲染。董悦博士在计算机图形学与视觉顶级会议中曾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担任相关学术会议程序委员。

姓名:许岚
单位和职称:上海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研究员

报告题目:Building Virtual Digital Humans in the Neural Era

个人简介:许岚博士,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MARS实验室主任。他的研究方向聚焦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摄像学,致力于光场智能重建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突破了动态神经辐照场和虚拟数字人的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率团队研制了系列光场装置,为人工智能推动的超写实数字人提供了新范式。他在CVPR、SIGGRAPH、IEEE TPAMI等顶级刊物发表数十篇文章,并多次担任人工智能顶级会议CVPR、ICCV、AAAI等领域主席。

论坛日程

5月11日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