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术论坛-图像视频智能编码与增强论坛(快手)
基本信息
论坛名称:图像视频智能编码与增强论坛
论坛形式:论坛
论坛形式:专委组织
专业委员会:CSIG交通视频专业委员会
论坛介绍
图像视频是信息呈现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图像视频的应用需求和数量规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人们可以通过多种终端设备,以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的图像视频服务。其中,视频编码与增强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视频编码的目的是减少视频中的冗余信息,实现视频的高效存储和传输。视频增强可以提升视频编码前和解码后的视频质量。长期以来,视频编码与增强技术在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为视频编码与增强技术的研究打开了新纪元。通过数据驱动和学习模型等智能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的性能瓶颈,拓展了在光场、点云视频等沉浸式新兴媒体的应用。本论坛拟针对图像视频智能编码与增强技术的前沿问题展开学术研讨。
论坛主席
姓名:白慧慧
单位和职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白慧慧,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图像视频编码和增强等。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IEEE汇刊TIP、TCSVT、TMM与计算机学会推荐会议论文CVPR、IJCAI、DCC等20余篇。由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1部。获美国专利授权1项、澳大利亚创新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山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导师奖等。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CCF-腾讯犀牛鸟创意基金、APSIPA Distinguished Lecturers。
姓名:肖继民
单位和职称: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肖继民,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视频编码等。近年在计算机领域国际期刊TPAMI等IEEE汇刊和CCF A类会议等上发表30余篇论文。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青年项目等。入选“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计划”。
报告嘉宾
姓名:Sam Kwong
单位和职称:Chair Professor, IEEE Fellow,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报告题目:Intelligent Video Coding by Data-driven Techniques and Learning Models
个人简介:Sam Kwong received his B.Sc. degree from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M.A.Sc.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in Canada, and Ph.D. from Fernuniversität Hagen, Germany. Before joining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he was a Diagnostic Engineer with Control Data Canada. He was responsible for designing diagnostic software to detect the manufacturing faults of the VLSI chips in the Cyber 430 machine. He later joined Bell-Northern Research as a Member of Scientific Staff working on the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project.
Kwong is currently a Chair Professor at the CityU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where he previously served as Department Head and Professor from 2012 to 2018. Prof Kwong joined CityU as a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1989. Prof. Kwong is the associate editor of leading IEEE transaction journals, includ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and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Kwong is actively engaged in knowledge exchange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In 1996, he was responsible for designing the first handheld GSM mobile phone consultancy project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ne of the largest. He has filed more than 20 US patents, of which 13 have been granted.
姓名:徐迈
单位和职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数据驱动下的压缩视频质量增强
个人简介:徐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副主任。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原创探索、重点、优青以及北京市杰青等项目。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研究兴趣为视频压缩、图像处理。近五年,在IJCV、IEEE TPAMI、TIP、JSAC、TMM等权威期刊以及IEEE CVPR、ICCV、ECCV、ACM MM、AAAI、DCC等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连续10年从事《图像处理》本科课程教学工作,获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连续6年从事《机器学习》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获北航研究生课程卓越教学奖;入选北航“我爱我师”十佳教师。
姓名:沈礼权
单位和职称:上海大学研究员
报告题目:面向海洋水下恶劣环境的图像智能压缩
个人简介:沈礼权,上海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型显示与应用集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启明星以及上海市浦江学者等人才项目,入选爱思唯尔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持获得2018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以主要完成人获得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国际期刊Neurocomputing的AE。主要研究领域是自由视点视频编码理论和应用,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和6项省部级项目(包括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项目、上海市人工智能专项以及创新重点等),并主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2项科技部支撑项目。围绕自由视点视频编码理论、视频体验质量评价、自由视点电视应用系统以及海洋水下视觉信息计算与压缩传输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应用于“世博会中国馆”、“海洋立体观测”等方面,推动自由视点视频压缩与处理向更高技术发展。
姓名:元辉
单位和职称:山东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感知质量的三维点云率失真优化编码方法研究
个人简介:元辉,博士,山东大学教授(破格)/博导。2011年3月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4月加入山东大学。2012年8月入选中国人社部 “香江学者”计划,并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赴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9月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入选欧盟“居里学者”计划,并赴英国、德国从事研究交流,2020年12月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22年8月获评国家优青。从事三维视觉媒体的高效编码、智能处理、可靠传输等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向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MPEG、AVS)提出33项提案,其中5项被MPEG G-PCC国际标准采纳。2022年11月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1/5)。
姓名:邵枫
单位和职称:宁波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宽视场图像感知评价与智能增强研究
个人简介:邵枫,宁波大学教授、博导,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海洋信息感知与通信”团队负责人、“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海洋信息感知与通信”省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多个SCI期刊编委。近年来主要围绕三维视频系统的采集、编码、显示等核心环节的高效表示与处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IEEE Trans.系列论文40余篇,5篇论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励。
姓名:曾焕强
单位和职称:华侨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沉浸式媒体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曾焕强,华侨大学教授、博导、工学院院长、国际著名期刊IEEE T-IP/T-CSVT编委、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A类)、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曾任多个IEEE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技术委员会主席/领域主席等。长期从事智能视觉信息处理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基面上等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合作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1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得多项国内外优秀论文奖,指导研究生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7项和软著16项,实现3个专利成果转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论坛日程
5月13日 下午